防范打擊非法集資 自覺遠離非法集資活動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下發的《關于開展防范打擊非法集資宣傳月活動的通知》精神,為了更好地維護廣大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我公司特推出非法集資活動專題供廣大投資者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非法集資活動形式多樣,手段不斷翻新,欺騙性和隱蔽性強,對于沒有防范意識的投資者更是難以辨識,易于上當受騙,導致個人財產損失。因此我們呼吁廣大投資者首先要提高自身甄別是非的能力,認清非法集資的特征,識別非法集資的形式,深刻了解非法集資的危害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范投資風險意識,自覺遠離非法集資活動。
一、什么是非法集資?
非法集資是指單位或者個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或者其他債權憑證的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或給予回報的行為。非法集資情況復雜,表現形式多樣。有的打著“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倡導綠色、健康消費”等旗號,有的引用產權式返租、電子商務、電子黃金、投資基金等新概念,手段隱蔽,欺騙性很強。
二、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征
非法集資的主要特征:一是未經有關監管部門依法批準,違規向社會(尤其是向不特定對象)籌集資金。如未經批準吸收社會資金;未經批準公開、非公開發行股票、債券等。二是承諾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出資人貨幣、實物、股權等形式的投資回報。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種苗等形式吸收資金,承諾以收購或包銷產品等方式支付回報;有的則以商品銷售的方式吸收資金,以承諾返租、回購、轉讓等方式給予回報。三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集資目的。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受害者簽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其騙取資金的最終目的。
三、非法集資的危害
非法集資涉及面廣,危害極大。一是擾亂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非法集資活動以高回報為誘餌,以騙取資金為目的,破壞了金融秩序,影響金融市場的健康發展。二是嚴重損害群眾利益,影響社會穩定。非法集資有很強的欺騙性,容易蔓延,犯罪分子騙取群眾資金后,往往大肆揮霍或迅速轉移、隱匿,使受害者(多數是下崗工人、離退休人員)損失慘重,極易引發群體事件,甚至危害社會穩定。三是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非法集資活動往往以“響應國家林業政策”、“支持生態環境保護”等為名,行違法犯罪之實,既影響了國家政策的貫徹執行,又嚴重損害了政府的聲譽和形象。
四、風險提示以及維權途徑
根據法律規定,因參與非法集資活動受到的損失,由參與者自行承擔,而所形成的債務和風險,不得轉嫁給未參與非法集資活動的國有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債權債務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財物的,予以沒收,就地上繳中央金庫;經人民法院執行,集資者仍不能清退集資款的,應由參與者自行承擔損失。
本公司特別提醒廣大投資人參與非法集資活動不受法律保護,建議廣大投資人在投資時應當謹慎甄別投資項目、產品等的合法性,以維護自身財產安全:
1. 要認清非法集資的本質和危害,提高識別能力,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堅信“天上不會掉餡餅”,對“高額回報”、“快速致富”的投資項目進行冷靜分析,避免上當受騙。
2. 要結合非法集資的基本特征,主要看主體資格是否合法,以及其 從事的集資活動是否獲得相關的批準;是否承諾回報,非法集資行為一般具有許諾一定比例集資回報的特點。
3. 要增強理性投資意識。高投資往往伴隨著高風險,不規范的經濟活動更是蘊藏這巨大風險。
4. 要增強參與非法集資風險自擔意識。非法集資是違法行為,參與者投入非法集資的資金及相關利益不受法律保護。要認真識別,謹慎投資。
當遇到非法集資活動時,廣大投資人可以及時通過向公安機關或其他監管機構報案、投訴等形式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鼎信匯金(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TEL:400-886-3311
防范打擊非法集資系列宣傳動畫 | ||||
![]() |
![]() |
![]() |
![]() |
![]() |